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用了15年的太陽能熱水器,為何現在換?(經濟新方位·農村消費觀察)

本報記者 張 文

2025年04月21日08:34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等

版式設計:蔡華偉

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:“推動農村消費品以舊換新,完善廢舊家電等回收網絡。”當自來水入戶遇上家電以舊換新,對促進農村消費會發生怎樣的“化學反應”?換新過程中又遇到哪些問題?讓我們跟隨記者,看看一個發生在寧夏農村的家電換新故事。

——編  者  

“現在換熱水器合適,以舊換新有補貼”

用了15年的太陽能熱水器,欒茂欣一直沒舍得換。

這台鏽跡斑斑的熱水器,熱水儲量越來越小,“洗澡洗一半,熱水就用光了。”欒茂欣住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蘆花台園林場社區二隊,她請過幾次維修工,才發現是熱水器的儲水箱堵滿水垢,很難清理。

問題就出在“水”上面。長期以來,村民用井水。蘆花台園林場社區這一帶地下水資源豐富,水井的水被機泵抽送到水塔裡,再送到各家各戶。每戶每年交100元水費就夠了。

井水便宜,但衛生條件不比自來水,未經沉澱過濾和多重淨化,就直接流向農戶家中。

欒茂欣說:“花洒頭積了白花花一層水垢,更別提熱水器的水管和儲水箱了。”

水質不高,家電壽命受影響,隨著鄉親們生活水平提高,希望用自來水的呼聲越來越高。去年7月,西夏區農水局為蘆花台園林場社區二隊接通自來水管網。“擰開水龍頭,就流出來清亮、干淨的自來水。美得很。”欒茂欣回憶。

有了自來水,水垢的問題解決了。維修師傅勸她:“儲水箱的水垢難清理,不如把這台‘老伙計’換了吧。”

入戶家訪的社區干部陳文豪也建議:“現在換熱水器合適,以舊換新有補貼!”

精打細算的欒茂欣下了決心,換台新熱水器,今后暢快洗熱水澡。

“產品價格降了,質量卻更好了”

說起以舊換新,欒茂欣並不陌生。

“去年就換過電視機和冰箱,我兒子用手機領的券,然后到商場選的貨。”如今兒子在外務工,欒茂欣看著手機,不知從何下手。

著急的欒茂欣想到給她建議的陳文豪。陳文豪幫她在手機上下載應用程序,注冊綁定,選擇所在地域,再進入以舊換新專區,各式商品出現在屏幕上。

在寧夏,參與家電以舊換新活動的產品型號超過1萬種,符合欒茂欣需求的太陽能熱水器就有上百個型號。

一時間,欒茂欣挑花了眼。

“二級能效補貼15%,一級能效補貼20%。”陳文豪邊講政策邊給大姐解釋,太陽能熱水器將光能轉化為熱能,消耗電力較少,絕大多數都是一級能效。

看好幾款產品、領券,再打開手機應用程序上的以舊換新指定商戶名單,兩人選了幾家離得比較近的門店。

走了幾家商戶,欒茂欣發現,同樣是20根加熱水管的太陽能熱水器,自家先前買的花了近4000元,新型號補貼后只要3000元,熱水儲量更多,還增加了紅外遙控、水溫控制等功能。

“熱水器的制造工藝更加成熟、先進,成本低了,產品價格降了,質量卻更好了。”銷售商王敏告訴欒茂欣,每年,各廠家都有不少新型號推向市場,新功能層出不窮,價格越來越實惠。

“能回收嗎”

新熱水器很快安裝到位,舊的咋辦?

“能回收嗎?”欒茂欣想著,拆解下來的零部件生滿鐵鏽,恐怕沒法重復利用﹔賣廢鐵,不知機身含鐵量如何,廢品站能不能收。

“管道和水箱裡水垢多,款式又老舊。”門店派來的送貨安裝師傅馬洪民為難地撓撓頭,“如果收回去,真不知道咋處理。”

以舊換新的“收舊”環節並非強制,主要看商戶的回收意願。“之前,一些農戶換掉的太陽能熱水器只能丟垃圾場。”陳文豪說。

馬洪民連連擺手:“可不能亂拆亂扔。太陽能熱水器的核心組件,像集熱器、真空加熱管,如果不做專業拆解就扔,會造成污染的。”

“還是得細化回收環節。”陳文豪若有所思,“對這類難處理的家電,要引入專業回收企業處理,額外補貼。”

今年3月初,多家電商平台上線“寧夏家電國家補貼”專項入口,農村消費者在線上以舊換新家電時,可以同步選擇收舊,電商商家送新機上門時,免費拆卸舊機並回收。

越來越多線下家電門店也推出“送新並收舊”服務。“將舊家電照片上傳到門店的小程序上,就可以坐等新家電上門,同時拉走舊家電。”銀川新百電器商場銷售部經理李立說,回收的舊機將轉交有拆解資質的專業回收企業。

“我們多去現場教教大家”

“換熱水器了?終於舍得換啦?”鄰居楊濤來看熱鬧。

“現在補貼實惠,干脆買個新的。”欒茂欣樂呵呵地說。

“啥補貼?我去年換的熱水器咋沒有。”55歲的楊濤瞪大了眼睛。

陳文豪掏出手機:“不對啊老楊,去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一實施,我們就把很多宣傳解讀鏈接轉發到二隊微信群裡了。”

楊濤懊惱地一跺腳:“是我沒細看,我還以為太陽能熱水器不算家電呢。”

數據顯示,2024年,寧夏以3.31億元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帶動近15億元消費,但農村地區以舊換新的參與度低於城市地區,如何讓更多農民通過以舊換新用上新家電、好家電?

政策宣傳要跟上。“我們平時看新聞少,可能還有好多鄉親不了解補貼政策。”欒茂欣向陳文豪建議,在農村,光靠線上說還不夠,得增加走村入戶宣傳政策的頻率,尤其是針對老年群體。

西夏區各鄉鎮動員志願者、網格員、鄉鎮干部入戶宣傳政策,幫助農村消費者熟悉以舊換新流程。“我們多去現場教教大家,怎樣用手機應用程序領券、拿到補貼價。”陳文豪說,特別是針對太陽能熱水器這類農村用得多的家電著重講解。

以舊換新中的堵點也要打通。偏遠地區收舊物流成本較高,寧夏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蔣哲文介紹,寧夏將通過爭取中央財政以獎代補資金等方式,加大收舊物流補貼力度,同時還將重點打擊坐地起價、串通漲價、虛假折扣等違法行為,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。

本期統籌:張安宇  

記者手記

換新政策進農村,軟硬配套得跟上

像欒茂欣家一樣,想買新家電的農戶不少。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,為鄉親們以更優惠價格買到心儀電器提供了機會。

但以舊換新進農村,一些堵點難點也亟待解決:農戶了解政策的渠道少﹔部分偏遠鄉村物流成本高,舊家電回收不劃算,企業積極性不太高。

通過蘆花台園林場社區的換新故事,可以發現:軟硬配套都得跟上,好政策才能更好惠及群眾。

先說硬配套,要持續推進農村自來水入戶、電網改造、物流站點建設,讓道路通到村口、網絡覆蓋山頭,更多農戶具備換新條件。還要布局更多廢舊家電回收網點,讓農戶舊家電回收更方便,帶動農村消費、助力循環經濟發展。

軟配套也必不可少。變“人找政策”為“政策找人”,各地可以發動村干部和志願者,在線上線下同步宣介政策。部分地區留守老人數量多,必要時可以上門指導。企業也應積極挖掘市場需求,根據政策導向和農村家電消費“痛點”,提供節能實用的產品。

各方完善軟硬配套,讓換新更省心、更放心,相關政策才能在農村發揮出最大效力,激發出更大的消費潛力,讓老鄉的生活更美好。
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4月21日 03 版)

(責編:任佳暉、王瀟瀟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